Monday, December 8, 2014

老夫老妻西班牙十三天自由行 - (Day 1/2) 整裝出發

第一天      整裝出發 2014/11/23 (), 2014/11/24 ()
港龍航空 (高雄-香港) 卡達航空 (Qatar Airway) (香港-杜哈馬德里)

兩個年過半百的老夫老妻, 趁熱情,活力體能未減時, 決定多元開發新玩法, 仿年青的背包客來一趟 [半套背包] 西班牙自由行, 一切行程自行打理對能考驗自己毅力勇氣與體力的新探索自由行充滿期待!
老夫老妻結伴西班牙自由行
  • 亞馬遜網購了兩本旅遊指南: 開始西班牙自助旅行, 西班牙深度之旅上網書籤標註馬德里及巴塞隆納旅遊官網 (www.esmadrid.com & www.barcelonaturisme.com) 當作參考資料藍圖, 努力閱讀開始規劃行程.
  • 出發前三個月上網預訂機票, 台灣目前沒有直飛馬德里的航班, 一律要停中繼站轉機. 老實說, 以前從沒聽過或搭乘過卡達航空, 上網作功課考慮總體飛行時間、行李空間(30KG)、風評不錯航空公司、價格競爭力等等綜合因素後, 最後選擇卡達航空(Qatar Airway) 就直接刷卡準備我人生的第一次中東航空的初體驗. 
1.     中信卡友服務: 因為是信用卡刷卡全額機票, 符合中信鼎級卡的機場來回接送服務, 一通電話敲定七人座車在約定時間到家門口接我們上飛機. 車子準時出現, 司機也很專業盡職地把我們從鳳山家中安全送到高雄小港機場開始我們的航程.

2.     港龍航空高雄到香港: 對港龍的印象就是[誤點]航空, 起飛老是不準時, 這次也是一樣, 遲了半個多小時才姍姍離開, 讓我很擔心下一段接卡達航空飛杜哈的時間會來不及……….

3.    卡達航空香港到杜哈: 果不其然, 一出機艙, 就見卡達地勤人員高舉寫著我們名字的牌子, 帶著我們直衝下一個登機門趕上卡達起飛前的Final Call! 卡達的經濟艙座位空間感覺起來比較寬敞, 布置很中東風, 餐點好吃(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異國風味!), 空服員的服務更是迅速親切!, 總之滿意卡達的首航體驗. 經過九個多小時的飛行, 在凌晨三四點抵卡達的杜哈國際機場準備下一個轉機. 
杜哈機場(DOH)一隅, 許多賦童趣的裝置藝術 (跟櫃台嘶吼後暫歇之處)
  • 一過轉機安檢門, 才想起我的隱形眼鏡及老花眼鏡在座椅下忘了拿了! 馬上告知地勤人員我要進機艙拿眼鏡盒, 他們告訴我根據飛安法規, 我不能進去了, 只能填表申報遺失, 他們會留話告知當班的清潔人員……..總之一堆廢話, 結果就是沒發現我猜想鐵當垃圾丟了. 當下氣不過跟卡達服務台咆哮嘶吼, 事後想想自己錯最多, 誰叫我粗心大意呢!!
  • 待心情平復後認真看看杜哈機場, 規模很大很現代, 所有商店深夜裡幾乎全開著, 最叫人驚訝的是旅客人種,數量之多, 遠超出我的想像, 出門在外, 愈能感受自己的渺小, 微不足道, 既是如此, 凡是不必太在意與計較!   

4.     卡達航空杜哈到馬德里:又經過七個多小時的飛行, 終於在下午一點半抵達馬德里
  • 配合自由行, 一出關就在機場大廳找電信商店買在地SIM, 可以一個月內無線上網, Google map, 搜尋景點餐廳, 上臉書, Line給親朋好友…..  .歐洲普遍的電信業者為Vodaphone, Orange.  但機場Information櫃檯的帥哥建議我們買Lebara, 雖從沒聽過這家, 但仍從善如流, 可惜事後證實是錯誤的決定白花了好幾十歐元反正我們買一個月內有效, 1GB無線上網卡, 要價10歐元 ( 你也可以花25歐買3GB無線上網卡).  我的iPhone5一換就開始運作順利, 老公的小米機就沒這麼幸運了, 雖也花了10, 可是硬體不相容, 完全不能上網.
  • 馬德里的運輸網四通八達, 各式交通工具應有盡有. 我們一出機場就直接走到門口搭機場快線巴士 (每人5, 車上買票), "Plaza de Cibeles" 站下車 (巴士的LED有跑馬燈, 很容易看). 
  • 下了車, 循著先前準備的旅館地址, 打開剛買的SIM卡,一路由Google導引走了~600公尺, 沿著 "Paseo del Prado" "Plaza de Neptuno" "Plaza de Ls Cortes" 抵達旅店
  • Lepape Chic Bed & Breakfast, 這是臉書上[認識西班牙~跟著官方導遊走] 網主推薦的旅店, 我寫郵件給她的回覆. 一晚大約2800元含早餐. 旅店坐落在市中心區大樓七樓上, 很溫馨, 乾淨, 安靜, 服務台人員也很熱心有問必答, 樓下餐廳林立, 對面是Westine超五星飯店, 隔壁是國會大廈, 警察到處站崗, 在安全不過了! 一切都好, 就是房間空間實在很有限, 除了早些年日本的經驗外, 鮮少住過這麼窄的房間! 不過這顯然是有口碑的小旅店, 我停留期間, 其他房間也都沒空著, 我們是唯一的亞洲人, 有很多商務人士及中年夫妻從鄰近國家來玩的完全沒看到年輕的背包客! 
總結今天的行程雖有小插曲弄丟眼鏡, 但不掃遊興, 心情平和最重要.
因為到旅店已快四點, 今天沒有特別安排節目, 附近逛逛, 吃些當地小吃並認識環境….等等如下:
  • 買地鐵十次卷 (一張12.5, 可用十次, 不限個人, 不限日期, 適用於所有國營的大眾運輸, 是這次旅遊下來最實用經濟的交通選擇)
  • 訂購日拋式隱形眼鏡, 購買的英國牌子, Cooper Vision, 戴起來比我在台灣買的嬌生Acuvue要舒適許多, 算是意外的驚喜
  • 晚餐在聞名的Saint Miguel聖米蓋爾市場, 號稱是有別於傳統的新[]尚市場吃了我們第一餐的Tapas, 市集非常摩登明亮整潔, 我尤其鍾愛橄欖, 好吃極了
  • 回旅店路上經過一家人潮名店 (Case Mira), 據說以傳統甜點聞名一種叫Turron的杏仁糖, 用烤過的杏仁混合蜂蜜,,蛋白做成的超甜點心, 依質地分有軟硬多種混搭口感, 聽說是聖誕節的應景食品. 秤重賣, 也不便宜, 巴掌大小的份量要價快15, 不過很好吃, 甜到心坎裡


總之, 很順利抵達馬德里, 也安頓好落腳處, 準備明天開始我們的趴趴Go了 !

旅店的迎賓咖啡

國會大廈就在旅店旁, 警察林立

街上火腿店販買各式各樣的肉品, 顯然是西班牙主流食品
街頭藝人到處都是, 就屬他最神奇, 完全看不到繩子或任何支撐物讓他騰空飛起?!!
 
聖米蓋爾市場入口

最愛這一味

市區走走, 到處是景
入夜的街景


Thursday, November 20, 2014

如何讓人生[第三幕]活出精采與意義 (Life's 3rd Act)

聽到珍芳達2011的演講, Life's 3rd Act !  深有同感, 特摘要備忘.
如何讓大家比上一個世紀平均多出34年的人生歲月賦予新生命與意義, 值得思考. 

老要老的不虛此生 (婆88歲生日)
摘要如下:

  • Longevity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volution in last century, average today 34 years longer than our great-grandparents did. (長壽是二十世紀最顯著的革命之一, 今天人類的壽命比我們的曾祖父時代平均多出34年)
  • And yet, We're still living with the old paradigm of age as an arch. That's the old  metaphor to see Age as pathology. (壽命是延長了, 可是我們仍活在舊思維, 慣於用刻板病理現象來看待老年) 
  • Today researcher is taking a new look at the so-called "third act",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life.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所有研究結果都指向用新思維來看待老年, Jane 稱之為 [人生的第三幕]
  • One third (1/3) of our 3rd act depends on genetic, and two-thirds (2/3) of how well we do to make these added years really successful and different. (人生第三幕是否成功, 有三方之一基因好壞決定, 三分之二就端看我們如何運用增長的歲月來讓我們人生成功圓滿與眾不同)
  • Jane Fonda suggested a more appropriate metaphor for aging is a staircase -- the upward ascension of the human spirit, bringing us into wisdom, wholeness and authenticity  (珍芳達提出一個較切合時宜的隱喻來看待我們延長的[第三幕], 她稱為[樓梯式的發展], 透過人的心靈成長活動, 像爬樓梯式的不斷向上提升,近而帶我們進入一個真實, 充滿智慧又圓滿的人生)
  • This staircase, upward ascension can happen even in the face of extreme physical challenges even. (這樓梯透由心靈向上成長的模式對生理嚴重受限的人依然適用)
  • the example: a man named Neil Selinger -- 57 years old, a retired lawyer.  He was diagnosed with ALS,  a terrible disease to waste the body, but the mind remains intact.  Mr. Selinger wrote the following to describe what was happening to him (舉個例子, Neil 先生, 57歲, 一個退休律師.  他被診斷出得了ALS (俗稱漸凍人)的可怕不癒疾病, 身體被廢棄但心靈完好.  他書寫描訴他的體驗感受如下:)
As my muscles weakened, my writing became stronger. (當我肌肉變的衰弱, 我的文筆卻變的強壯有力)
As I slowly lost my speech, I gained my voice. (當我逐漸失去聲音, 我卻得到表達文思)
As I diminished, I grew.(當我身形削減, 我卻感到心靈成長豐腴)
As I lost so much, I finally started to find myself."  (當我幾乎失去所有, 我終於找到自我)
  • Jane had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as called by psychologists "doing a life review."   It can give new significance, clarity and meaning to a person's life. (珍芳達親身經歷了一段心理學家大力推崇的[人生回顧]歷程, 透由它可帶給我們一個全新重大的澄清定位使人生有意義) 
  • A book called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Frankl, a German psychiatrist who'd spent five years in a Nazi concentration camp.  And he wrote this: "Everything you have in life can be taken from you except one thing, your freedom to choose how you will respond to the situation.  What determines our quality of life is how we relate to these realities, what kind of meaning we assign them, what kind of attitude we cling to about them, what state of mind we allow them to trigger." (一本名為[找尋人生意義]的書, 作者是Viktor Frankl, 德國心理學家, 曾有五年時間在納粹集中營度過, 在他的書中他寫道: 人生活品質高低取決於我們對周遭發生的事物, 我們涉入的態度, 對事情的看法詮釋, , 和心性的修練, 外在事物影響我們的比重等等有關) 
  • Perhaps the central purpose of the third act is to go back and to try to change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past.  Cognitive research shows when we are able to do this, it manifests neurologically.  If you over time reacted negatively to past events and people, neural pathways are laid down by chemical and electrical signals that are sent through the brain. And over time, these neural pathways become hardwired, they become the norm -- even if it's bad for us because it causes us stress and anxiety. (或許[人生第三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我們回到過去,  並試著去改變自己與過去的關係, 這認知改變的確可行, 並在許多有關的神經學研究結果中證實.  如果我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或人一而再的抱著負面的看法, 這想法就會透過神經通路不斷傳遞負面訊號給大腦, 幾次下來, 負向思維就會透由神經系統變成主流標準, 長期下來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與焦慮)
  • If however, we can go back and alter our relationship, re-vision our relationship to past people and events, neural pathways can change. And if we can maintain the more positive feelings about the past,that becomes the new norm.  It's not having experiences that make us wise, it's reflecting on the experiences that we've had that makes us wise -- and that helps us become whole, brings wisdom and authenticity.  (反之, 如果我們可以回到過去並改變改善自己與過去的人或事的關係, 抱著正面肯定的態度, 這能量一樣會透過神經通路不斷傳遞正面訊號給大腦, 幾次下來, 正向思維就會透由神經系統變成主流標準, 經歷事情本身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有智慧, , 是我們對經歷事情的反省學習讓我們睿智, 是這樣的認知帶我們進入一個真實, 充滿智慧又圓滿的人生)


Saturday, November 1, 2014

清境/奇萊山/武陵農場三天兩夜趴趴Go - (10-28/29/30)

By Grace Lee

早早上網訂好飯店及入山入園申請, 開始了清境/武陵三天兩夜趴趴Go的行程!

奇萊山步道上
10.28 (Tue)     奇萊山登山口到黑水塘山屋來回
08:00 AM 啟程出發, 帶了許多厚重的禦寒衣物, 不耐高雄的悶熱, 對高山的低溫超有期待.
走國道三到草屯接國六下終點站到埔里, 台十四一路到霧社上山清境! 過清境不停直上松雪樓 (3215M), 氣溫也由30度下降到九度的冰涼.  車一過清境的青青草原, 高山景致直入眼簾, 台14被無數網友打卡為全台最高最美的公路不是沒道理的! 雖來過無數次, 每次還是被群山的氣勢及變化萬千的雲霧攝住而驚叫連連!   



12:30AM, 抵奇萊山登山口, 有賴侄女協助, 早幾天拿到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園及警政單位入山許可.  人生第三座百岳, 雖然只試試入門版由登山口到黑水塘山屋折返, 但來回也要7.5公里, 從~3200M 陡降到 2740M,  近四五百公尺的陡升降, 不可小戲.  入園時碰到另一組五六人的中年壯漢, 個個行頭齊全, 重裝打扮, 要爬三天來回.  簡單寒暄幾句, 就遠遠把我們拋在腦後再也不見蹤影了.
高山空氣稀薄, 頭重腳輕, 每走一步就氣喘咻咻, 上氣不接下氣, , 自然龜速前進, !  又走在三千公尺的陵線上, 高大的芒草一叢叢的迎風搖曳 四週山形雄偉壯廓, 濃得化不開的雲海, 風起雲捲, 一片迷濛,  彷佛人間仙境,  叫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神奇, 老公攝影的手更是沒停過
一片快樂聲中, 注意到時間已漸晚, 而我們離折返點尚有一段險降險生坡要走 !  當下收起玩心認真地趕路, 好久沒有這麼累的感覺了, 幾乎力竭, 一步也不想走的掙扎中, 終於在五點整沒命的回到登山口, 再摸微暗的天色趕山路下山入住清境民宿.




好驚人的雲海美景

疲憊的回到登山口

10.29 (Wed) 清境->梨山->福壽山->武陵富野度假村
本來今天的計畫是從武陵到雪山登山口再走到七卡山莊折返的百岳簡易行程 (預計來回四公里, 2164M 上到 2522M, 應該也是三四小時的路程).  昨天走奇萊北峰的腳酸猶在, 又老公背了眾多鏡頭, 想多景攝影, 對再爬半日百岳意願不高, 所以決定採走馬看花的隨興定點遊

09:30AM 帶著大杯的星巴克上路, Google一下有86KM才到武陵, 從清境上武嶺沿著台14甲開.  一路的好山好景好路面, 一接台8甲往梨山前進, 馬上感覺路面坑坑洞洞, 多處維修施工, 填填補補, 台8甲-93公里處更因土石流地基嚴重流失而施工近一年, 雙向管制交通, 僅整點開放十分鐘. 只差幾分鐘, 我們鐵生生被攔下來等50多分鐘才 放行.  經過坍塌路面真的很感慨, 大自然反撲, 用經常性坍方警告我們它需要休養生息, 多補無益!  果真如此, 政府要不要大費周章一修再修? 山裡面的居民要不要死守家園? 或直接還山給大自然 ! 
台8甲-93雙向管制的坍塌處
12:30AM 第一站到梨山, 距離上一次來應該超過十五年以上, 多年過了, 老實說改變不大, 市區老舊, 路邊雜物堆疊, 幾家不起眼的小吃店, 梨山賓館的旅客寥寥可數, 冷冷清清.  一整排賣蜜蘋果,紅柿, 高山梨的攤販,  有一搭沒一搭的招呼客人!  因地形險峻, 進出不易, 梨山像一個繁華退盡的[顯赫]老人, 只能獨自回味過往的榮景及今日的枯萎老態!

第二站到福壽山農場, 遊客明顯增多, 號稱福壽山三大天王的蘋果王, 桃王及梨王盛開, 幾棵大樹果實累累, 就佇立在入口處迎賓, 吸引了眾人目光,搶拍聲不斷.  楓紅也是一大賣點, 深紅, 淺紅, 熟黃, 嫩黃...各式不同顏色的楓葉楓樹林把山景點綴的如詩如畫
福壽山農場唯一的餐廳, 在地特色餐, 一人250-300元

樹上蘋果結的驚人地多又大

一路上只有福壽山有真的楓紅

楓黃也有另一種風情

15:30PM從梨山接台7甲, 開了好長一段曲折婉蜒但景觀完全不同於台8甲的山路, 沿途處處梯田, 沿著山坡包著紙的果樹佈滿整個山頭, 對車道迎面來的卡車裝載著一箱一箱收成的水果, 注意到這裡跟一般山區多是老人小孩的刻板印象不同, 很多的中年壯漢聚在經過的各個林班, 很有活力農忙的幹勁, 經過的小村莊也顯得豐裕富足

一進武陵農場的收費大門, 馬上感受不同的幽靜恬適氣氛,優美遼闊的景致, 雪霸國家公園果不浪的虛名! 入住富野渡假村, 先來一趟消除疲勞具療癒效果的SPA, 再享一頓豐盛的自助晚餐, 飯後在10度上下的微涼星空下, 散步觀星來結束一天的行程.  挺好的!




10.30 (Thur) 武陵農場 -> 武陵國家森林公園, 桃山瀑布 -> 連開七小時回高雄 
講好今早要健行桃山瀑布 (煙聲瀑布), 來回 8.7公里, 約3-3.5小時, 緩升緩降400公尺. 驅車沿著武陵路前進, 這條小徑全長7公里貫穿武陵農場裡的所有景點.  這次雖不爬雪山, 但也繞進去登山口沾一點登山者的勇氣毅力, 希望下一回能輪到自己上路登百岳! 
過乾癮 ! 隔壁那小夥子正準備一個人三天雪山行

從雪山登山口望過去的百岳

09:30AM 把車停在武陵山莊, 跨過武陵橋, 就一路以之字形環山上坡, 兩旁盡是高聳入雲天的鐵杉松樹荷樹, 陽光透過林縫滲進亮光, 涼快又金光閃閃, 十分美麗.  路上鋪滿了松林落葉, 踩起來軟軟的, 很舒服! 就在這九彎十八拐中經過武陵四秀的幾個登山口, 一路上人來人往, 有健行如我者, 或個人或團體, 有負重裝準備入山的男男女女, 甚至一對手牽手爬坡的可愛高齡婆婆(80幾歲步伐十分緩慢但仍精神奕奕) 在非假日的日子, 這麼多男女老少在這深山中健走,  訝於台灣的樂活新生活風潮如此深植人心, 蔓延各地, 遍地開花.  彼此擦肩而過發出會心的一笑, 
你懂我的!!
一路都是這樣的路以之字行緩升


看到我汗流浹背嗎? 雖路好走但還是很累人的!

桃山瀑布


12:30揮別旅店踏上歸途.  老公十分英勇的連開七八小時的車一路飆回高雄, 我想支持他的動力是快快回家整理照片吧!

三天兩夜的短旅行再一次愉快的收場!

Monday, October 27, 2014

樂料理 - 世界極致好味廚房的味蕾體驗

By Grace Lee

為了多元生活體驗,學習新技能, 感謝Sherry的推薦, 跟同事麗琳妹妹及桂月姊姊三人報名上烹飪教室, 在漢神附近錦田路上的樂廚房上世界極致好味廚房.


今天第一次上課, 四點到七點, 單次1800元, 含食材及教學費用, 由Soac老師授課 (聽說他是型男主廚, 現在TLC, 旅遊生活頻道, 當美食節目的主持人).

上課菜色內容為:

  1. 青豆香草濃湯搭配脆皮火腿起司
  2. 奶油真鯛配檸檬白醬, 醃漬甜菜根
  3. 龍蝦襯橙汁沙巴雍, 焦糖堅果
  4. 培根巧克力甘那許派 
  • 對教室硬體的第一印象是時尚摩登 ! 一樓門市賣各式標榜有機高檔的料理食材調味料, 二三樓是烹飪教室, 餐飲設備各式炊具鍋碗瓢盆新穎又齊全, 助理廚師有三位, 親一色時髦儀容整齊的妹妹, 熱絡的倒茶招呼, 今天上課的食譜以精美的印刷已整齊的放在每人桌子上 讓初次造訪的我留下很專業的第一印象!
  • Soac老師是年輕的帥哥, 平易近人, 親切的互動教學方式讓廚藝技能不一, 聞道有先後的學生都有機會發問或邀請我們隨意走動近距離觀摩他的料理程序即應有步驟, 看的出來應是有經驗而且受歡迎的講師.  
  • 一班十個學員上課, 本以為來報名的應是熟女貴婦居多, 以聊天, 吃美食, 交朋友為主要目的.  但嚇一跳, 十人中扣除我/Sherry/Nydia (希望以體驗學習為前提)是同事朋友關係外, 剩下七人,都是單獨報名.  除一位太太符合我原先預期的貴婦外型外, 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妙齡小姐 (似乎是常態性的上課, 對食材很有概念!), 還有兩位三十不到的帥哥, 其餘三位中年女士, 看不出職業, 但都健談又友善樂於分享.


本以為是輕輕鬆鬆的課, 但經過三小時多的實地演練講解, 下課時對廚藝這檔事有了很不同的體認:

  • 知易行難 : 只要識字, 食譜人人能懂, 但食譜引進門, 修行還是在個人. 很驚訝所有學員的專注跟上課紀律, 大伙的筆記沒停過, 有好幾位還全程錄影, 雖上課氣氛輕鬆, 跟Soac老師嘻笑聊天, 但態度卻是認真從一而終的.
  • 勤能補拙 : 成功之路無他, 鐵定是練習, 練習, 在練習 (Soac老師講解時, 除食譜上的文字外, 有太多的經驗值提醒, 非親身實作, 很難憑想像理解領悟), 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食材, 調味料的比例, 烹調的溫度, 下鍋的順序, 火侯的控制...... 等等都是成功的關鍵要素.  單從學員中有人在製作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就知她程度遠在我們之上, 一點都假不了
  • 進了廚房, 就不能怕麻煩, 美味就是耐心毅力, 堅持到最後那一刀/那一道程序所呈現的給味蕾不同凡響的感受.  專業如老師, 又有三位助理不停地洗碗, 洗菜, 洗鍋具, 但要在三小時內把所有菜色優雅地做完, 仍是一大挑戰! 就更別提駑鈍如我者了


品嚐了一堂美食饗宴, 大家覺得不虛此行.  
下課後約好找一天在Sherry家試做一輪, 把食材收集採購完成, 邀各家老公先嚐, 待能登堂入室, 即廣邀英雄帖, 擴大舉行!


Saturday, October 18, 2014

新中橫鹿林山一日遊 (10/16)

By Grace Lee

翠綠中夾雜秋意, 幽靜恬適, 如詩如畫


昨晚睡前老公忽然提起近日上課頻繁, 很想去爬山攝影 !   我不置可否, 我也常嘴裡嚷嚷, 所以聽聽就好了. 早上起床鬧鈴聲七點一響, 只見他往外衝, 一會兒功夫他回房煞有其事告訴我地方查好了, 而且也發郵件給我一份登山路徑, 哇! 當真的 !!   當下換上平常爬山的行頭, 準備出發.

近年來這種隨興玩法, 很機動也很符合我不愛事前做功課的個性, 我美其名為 [培養應變調適能力, flexibility] 這些年來老公從開始的氣炸, 完全不能接受我[善變不已]的個性到今天他自己彈性十足隨時可上路,  這之間彼此的磨合陣痛實非三言兩語可道盡.

出發
八點半出家門, 老公設GPS時才告訴我去新中橫的鹿林山.  原來是山友前一陣子分享商周推薦七條適合秋日登山的輕步道.  鹿林山在嘉義阿里山附近, 一日可往返, 所以雀屏中選.
鹿林山位於南投信義鄉跟嘉義阿里山鄉交界, , 從高雄出發, GPS預估要過中午十二點後才能到達.  為此, 特別自發性省略國道三東山休息站的Starbucks, 在家附近就把飯糰咖啡水一網打盡後就直衝阿里山.

旅途
前幾次來上阿里山的台18線沿途多處施工做景觀美化工程, 今天來, 台18幾乎已全線完工, 道路平坦不說, 沿路兩旁多處鋪設行人觀景步道及造型路燈, 再加上台18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 (梯田茶園, 群峰環繞, 波瀾雲海, 花海爭艷, 靠近信義鄉這邊, 還第一次看到好多獼猴攜家帶眷在路上悠哉的閒逛......), 不必入園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上山的路上早就睜大雙眼, 肆無忌憚的打量群山的開闊而開心不已了.
特別一提, 阿里山陸客特多, 上山的遊覽車絡繹不絕, 因速限/爬坡, 小自客常被大車擋住只能龜速尾隨, 今天好幸運, 錯開遊覽車上山時間, 大車不多, 縱有擋道, 老公也能奮力漂亮迅速的超過好幾輛, 振奮不已, 也算途中的自娛娛人秀

鹿林山登山步道一圈
12點半到鹿林山登山口 (台18-106.9處), 好小又不起眼的路標, 不仔細看, 包準錯過 ! 不可不慎.  聽說一般人常從塔塔加遊客中心 (台18-108)附近上登山口, 同時健走鹿林山和麟趾山兩座山, 預估五小時上下, 考慮我們到達已過中午, 決定擇期再訪麟趾山, 今天主攻鹿林山

鹿林山步道總長約5.5公里, 書上說走一圈大約2-2.5小時, 但我們一路走走停停拍照, 總共用了3.5小時, 下午四點才走完, 步行路徑如下:

1)觀景小徑 循石磚步道上行1.1公里緩昇到  2)鹿林山莊, 續走枕木步道0.8公里到
3)鹿林山,標高2845M, 再順著陵線緩走1.1公里, 有一段路跡明顯但箭竹太長需一路鑽行前進到 4)鹿林前山, 後0.3公里上升坡到 5)鹿林天文台, 中央大學的(2862M) 最高點完成上山路段!  下山循鹿林前山旁的叉路 6)木棧道下山回到鹿林山莊 (1.1KM), 最後接觀景小徑回到台18-106.9處的停車場.

鹿林山植物景觀十分豐富, 不論石磚或枕木步道, 地表都被蕨類植被覆蓋的一片蔥綠, 中間散落著泛黃的落葉或轉紅的楓葉, 10度的銳利秋涼, 兩旁搖曳著玉山特有的細長箭竹, 高山芒草, 及許多高聳的巨木如檜木, 雲杉、鐵杉等....還有更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迎風綻放, 放眼望去視野開闊, 光線明亮, 色彩富麗, 美不勝收 !  深深呼一口氣, 屢屢被轉角的美景攝住而驚嘆連連!
說它是近日走過最美, 綜合評比最高的步道一點兒也不為過!

要不是怕要摸黑下連續70公里的山路, 還真捨不得走人呢!
回程下山時, 雲霧瀰漫於整個山區, 視線不出五公尺遠,  開起來真有些嚇人, 戰戰兢兢, 深怕一個不小心會翻落萬丈深淵呢, 想想對大自然怎能不敬畏呢!
中餐因景色太宜人, 忙著拍照就直接省略, 回程繞進嘉義市區吃了網路推薦不吃別說來過嘉義的[林聰明砂鍋魚頭]後才心滿意足駛回高雄

八點半已端坐家中咀嚼今天不虛此行的鹿林山一日遊了.
一路都是如此的翠綠幽靜
緩昇的枕木很好走


踩在上面的感覺棒透了



鹿林山莊, 無法形容的世外桃源

鹿林山標示清楚完全不容易迷路

台文台最高點

下山時雲霧迷濛如仙境

網路推薦嘉義必吃




Wednesday, October 15, 2014

哇塞! 心想事成, 挑戰成功 - (30 days challenges)

By Grace Lee

一個月前聽 TED演講 (30 days challenges), 演說者口若懸河, 滔滔不絕. 他以自身經驗, 每天寫作並在30天內完成一本短篇小說, 圓自己從小的夢想成為作家雖然他的小說不成氣候, 離專業水準尚有一段距離, 但他鼓勵大家為自己 [隱性的夢想]付諸行動, 建議每一個人設下30天不間斷的行動配合預設[較大膽]的目標 來自我挑戰, 並從過程中的學習來提升自信心及適應力, 近而自我實現!

一方面受到演講氣氛的激勵, 另一方面也想多方體驗生活, 一聽完演說, 不經大腦, 就衝動的把自己擱在心裡很久想做但沒做的事公諸於世, 在臉書上宣示三個 30天不間斷的行動目標承諾連續一個月, 每日跑步兩公里, 每日練習畫畫至少一小時交習作一張, 每日晚上過七不食

九月十五日第一天開始, 信誓旦旦的告訴自己, 我一定要貫徹始終, 我沒問題的! 為表示負責, 還很慎重的製作自我顏色管理表格, 放在筆電的桌面以便每日監控.,

跑步兩公里 是三項中我心態最難克服的, 從小到大, 學校社團活動, 體能運動絕不是我的選項, 人入中年後因健康亮起紅燈, 開始慢慢嘗試健行爬山騎腳踏車, 做久了也能感受運動後的心跳樂趣, 但大體而言隨性的成分居多! 跑步這檔事從不曾想過或嘗試過, 50歲以前, 個人最佳紀錄不出800公尺(求學時期的夢魘)! 一來覺得自己是天生的[肉腳], 跑不動也耐不久, 二來覺得跑步單調無趣, 不就是一個人晃來晃去嗎

頭幾天, 大約下午五點左右跑步時 雖氣喘咻咻, 但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拚了老命, 一股腦只管數步子, 維持在15-16分鐘內連跑鳳山體育館五圈. 每次跑完都嚇一跳, 總有幾秒暗爽我竟有這能耐!!! 每天最惱人的跑步功課做完時, 很奇怪在回家的路上, 心情反而是一天中最高昂的時刻呢.
隨著日子演進, 例行性的每日一跑成了沉重的負擔, 腳痛腳痠是一定的, 最麻煩的是我可能有事在外或出門玩耍, 卡在那節骨眼挺尷尬的好在我生性變通, 換個腦袋一切好說, 於是在澄清湖, 鳳山熱帶園藝區, 長庚附近或隨處馬路上都可見我拔腿奔跑的身影!
到最後幾天, 我心態已完全接受, 不再抗拒, 跑步時不時東張西望, 看雲的變化, 看大自然光影的移動, 超越別人時的虛榮快感, 或僅僅只是看著跑道劃線越跑越快的線條都能安定我的心, 令人愉悅不已.

想想3060公里150圈的跑步, 對會跑愛跑的人根本不算什麼, 但對我卻是人生頭一遭, 很大也很棒的心理突破, 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Grace得一大步!
意外的收穫是老公如在家也配合我每日一跑, 加加減減也跑了十幾天, 對他而言也是重拾年輕時的流汗快感吧


每日一畫交習作一張
因同時間報名社大色鉛筆繪畫秋季班(每周一次兩小時的課)而衍出來的練習就顯得較有趣! 我橫豎從零開始, 很認真先把道具買齊, 每天早上時間一到就坐定畫畫, 題材不拘, 天馬行空, 每天畫完就上傳先生女兒好友看, 當然按讚的居多, 我也故作陶醉狀, 一切粉飾太平, 大家心造不宣, 各取所需.

意外的收穫是透過畫畫也重燃好友對畫畫的熱情而互相感染, 慧媛畫的可不是鬧著玩得, 只要稍加練習重拾筆觸, 她絕對有開畫展的職業水準!
畫了一個月, 心得感想是畫圖真的是自娛娛人的學習, [落漆] 如我者, 透由習作可發揮無限想像, 如畢卡索般的自由詮釋畫風畫境, 一下子軟腳得椅子, 不對襯的陰影, 不協調的比例或老公的批評對我人物素描雌雄莫辨都不成問題, 快樂的心情絲毫不受影響 

過七不食
這純粹是意志力的問題! 一輩子為減重努力也不可得, 說穿了, 放縱自己而已.
因白天雜事繁多, 一到晚上就不由自主產生[越夜越美麗]的幻象, 於是偕老公出門壓馬路早成生活的一部分, 美其名放風, 其實三步五步駐足吃喝鐵定要的啦!

一下子過七不食, 一天到七點就結束了, 出門散步再也提不起勁(反正啥也不能吃), 雖難熬但一想到要忠於承諾, 那就努力轉移注意力吧. 把原本出門溜躂的時間用來寫日記看電腦讀TED, 想想也是額外收穫美事一樁!
一個月過去了, 體重沒改變, 但配合跑步, 我確定肌肉跟肥肉一定會重新分配 (哈哈, 自我安慰)

貼上30天紅黃綠監控表格, 除了鳳凰颱風來襲, 大姊夫七十大壽我一律以天災人禍帶過來撇清責任.  總之30 days program 挑戰成功, 圓滿落幕, 希望自己本著良知良能, 努力養成生活習慣ㄡ!!

接下來要認真再來找找下一個 30 days challenges 的活動呢 !!  
  



Thursday, October 2, 2014

學繪畫的意外生活趣味

By Grace Lee

離開職場, 生活中多出許多時間可自由發揮, 九月初報名社區大學的色鉛筆繪畫班. 



記憶中從小到大, 跟任何想的到的才藝全沾不上邊, 很羨慕那些一開口就能唱出天籟般的歌聲, 一出手就能吹/彈奏出悠揚的樂曲, 或隨手幾筆就能生動寫實勾勒出風景人物....., 報名表翻一翻, 畫畫課很自然是首選入腦海, 不過我可是有我自己的如意算盤, 老公這幾年醉心攝影每次外出都花很多時間以龜速行走前進, 我心想要是我會畫畫, 不就可以隨處寫生素描, 各享樂趣, 互不干擾嗎!

又兩周前聽了TED的 [30 days challenges], 寫下三件小有挑戰的事要持續三十天不間斷, 其中一項就是每天練習畫畫完成一張習作!
所以每天乖乖地畫一張圖, 兩周下來竟也累績不少[作品], 大部分是臨摹靜物, 仿人物素描, 或這兩天的網路幾米圖檔, 每一次大概一兩小時上下, 大部分都不四像, 筆觸也很生硬又匠氣, 但因一筆一畫是自己花時間塗抹上去的, 自然高興的孤芳自賞, 如果被家人孩子讚美, 那就更得意不過了


因為畫畫首重圖的比例, 擺設, 色彩光線...等等, 雖目前功力連入門門檻都還稱不上, 但注意到自己對日常生活的小東西變得比較會留意觀察, 不論是形狀, 大小或顏色等等, 甚至在不經意地走路時, 如何取景, 角度...都會一下子閃入腦子裡, 連自己都覺得好笑訝異這個小小的改變! 

因為對物件的微細觀察, 忽然覺得環境周遭很棒, 處處是美景, 我跑步的鳳山熱帶園藝區的小湖好有詩意, 買菜黃昏市場的水果好鮮豔, 婆為防腦力退化玩拼圖的側臉線條陰影也不錯, 連我家窗台的盆栽亮度也挺感人的....... 因留意觀察耗時費力, 跟先生例行發脾氣這件事就自然而然掉到第二或第三順位了, 這可是夫妻近日來的雙贏喔 (Win-Win).

常聽人說只要對事保有一股熱情呆勁 (Passion) , 就成功了一半 ! 另一半我想別無它法, 就靜待時間琢磨, 埋首練功吧 ! (Mastery)